省第十次黨代會傳真
讓“水瓶頸”早日變“水支撐”
省第十次黨代會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,加快建設“大水網”,用好地表水,保護地下水。據了解,目前,全省已啟動了覆蓋11個中心城市、70個縣區的“大水網”工程。我市作為其中的一個支線,將進一步加大水庫建設力度,加快引黃濟同工程實施,通過“大水網”工程的建設,可以滿足同朔地區供水區特大干旱年用水需求,對于緩解我市城市水資源短缺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我市在全省“大水網”工程建設中,處于第一橫,即朔州至大同線,主要連通黃河、桑干河、冊田水庫,涉及同朔地區供水區。該線路主要地表水供水工程包括已建的冊田水庫、趙家窯水庫、東榆林水庫、十里河水庫、孤山水庫、東石湖水庫和引黃北干線,重點為已建、在建工程配套供水管線。
針對水資源短缺和配置不合理的問題,我市啟動了以“一河(御河)三庫(冊田、趙家窯、孤山水庫)一湖(文瀛湖)”為重點的城市地表水供水配置體系建設,先后實施了孤山水庫應急水源建設、文瀛湖防滲改造、御東區水利改造、御河綜合治理等工程,市區地表水的供水能力得到極大提高,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城市地表水供水配置體系。這個配置體系在三庫一湖正常蓄水的情況下,日供城市生活、工業用水可達19.46萬立方米。此外,引黃北干線工程全面貫通,每年可為我市引水1.6億立方米,會極大地緩解我市城市水資源短缺的壓力。
黨代表李日斌說,引黃工程北干線勝利通水,為大同市的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用水保障,但黃河水價過高的問題嚴重困擾著政府和供水企業,群眾也很難接受?,F在黃河水原水價格每立方米1.95元,加上處理、運營成本、稅費等,供水企業成品水價格達到了每立方米6.3元,遠遠高于現在市場銷售價,倒掛問題嚴重。希望省委、省政府考慮大同市政府和大同市民的實際困難,將黃河水原水價格降到企業和群眾能夠接受的價位,真正造福大同人民。
黨代表劉振國說,“引黃入左”工程是全省“大水網”北干線的重點工程,直接影響左云縣經濟和社會的轉型跨越發展,直接影響全省重點工程千億元中海油煤制氣項目在左云的落地建設。希望省里對“引黃入左”項目的前期審批立項和后期用地指標給予大力支持,加快推進速度,力爭明年初開工建設,早日解決左云人民的缺水難題。
本報記者 孫露
摘自2011年10月30日《大同晚報》